如果这几天你朋友圈里有人在家乐福超市里疯狂采购,别以为这是在置办年货。 只不过是公司年底发了几百块的购物卡。而他争分夺秒地买东西,是担心自己所在城市的最后一个家乐福“也倒闭了”。 最近家乐福的闭店传言闹得沸沸扬扬,以至于官方在9号特地出面辟谣,表示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—— 但从大家的反应来看,更多人显然是不太相信的。 你看着手里没花完的购物卡如同烫手山芋,宁可跑遍半个城市的家乐福,也要在最短时间内“清卡”; 我在货架前精打细算,只为在有限的商品里挑到最有性价比的组合。
家乐福这类大卖场在刚进入中国时风风光光,曾经是很多城市的地标性建筑,甚至带动周边的商场、饭店,形成了新的商圈。 当人们第一次被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震惊时,没有谁能想到它也能走到“万人嫌”这一步。 01 “现在来家乐福, 扫货的人比货还多” 这次家乐福“倒闭”的传言闹起来,最早是因为门店对购物卡政策进行了调整。 明明是花钱买的储值卡,使用条件却比餐馆的优惠券还苛刻几分。 有的店是限制每次消费时使用的额度,比如消费满100元,购物卡只能刷15块。
有的是限制商品品类,”超市内部分商品不能刷卡“。 根据很多近期去过的网友反映,这个部分商品指的就是“我想买的所有东西”。 过年最需要囤货的米面粮油不行,怎么都能用完的卫生纸、洗衣液不行,年轻人爱吃的酸奶雪糕零食也不行。 只能买到那些在同类商品中本来就定价较高的牌子,以及动辄几百上千的大件电器。 气的很多花1个小时装满购物车的人跟收银员吵架:“这500块购物卡一下子就花没了,甚至我自己还得加钱。” @界面新闻 最开始,家乐福给出的说法是“系统升级,之后会陆续恢复”。 但很多人耐心等了十几天,却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。 某城市规模最大的家乐福超市,在门口明明已经贴上了“陆续恢复购物卡结算功能”的提示;
但在卫生纸区依然贴着“该品类商品不可用购物卡结算”的手写字条,可谓是把自相矛盾的奥义发挥到了极致。
@温柔老虎 还有人发现用购物卡确实是可以买油了,但只能买到一个的非常冷门的贵价品牌; 仔细一看,如今售价130块的桶油外壳上,还残留着没撕干净的“69元”标签。
如果说以上还只是超市本身的购物卡制度不合理,那么接下来的操作就开始让大家犯嘀咕了。 沈阳某家乐福超市在5号发布”告顾客书“,表示可以退卡,但“退卡款将会在12个月内分期处理”。 而在一些城市,当地媒体走访家乐福超市时,发现很多货物售空后并未补货。 零食、日用品等比较紧俏的品类,货架空空荡荡。
@小A 很多曾经历过健身房跑路、理发店跑路的人,立刻竖起了警惕雷达。 也不等什么政策调整了,直接开启轰轰烈烈的”清卡行动“。 由于不同门店的购买规则和范围也有差别,一些体力好的朋友甚至跑遍了整个城市的每一个家乐福。 反正能买的都搬回家,总比整张卡”砸手里“强。 @世纪末的李博博 社交平台上,很多同城的网友甚至在交流哪家店能用购物卡买的东西多、哪家店的存货比较充足…… 一度出现了非常荒唐的场面:一些家乐福超市里排队等结账的人,比货架上的商品还密集。
@小A 说句刻薄点的话,如果不是这次的风波,家乐福已经很久没这么热闹过了。 也不怪网友纷纷猜测它“不行了”,从去年开始,这家曾经的超市业巨头已经迎来了凶猛的关店潮。 2022年前三个季度,家乐福在大陆的门店从205家锐减到了151家,整整关店54家。 而在2020年,全年关店数还只有7。 去年11月,郑州家乐福花园路店正式停止营业。 这家店已经在郑州经营14年,而它的闭店,也意味着家乐福彻底退出河南。 而在北京、广州、昆明、宁波等多城市,都有十年以上的老店被关闭,部分省份甚至已经减到只有一家。
这一次购物卡引发的“倒闭传言“或许只是个乌龙,但家乐福的疲态早已尽显——
在层出不穷的社区超市和会员制超市的面前,曾经洋气的大卖场既不够时髦也不够方便,早就已经无法吸引消费者的注意。 02 纷纷转型的大卖场, 谁慢谁“死” 上次去某个小商场看电影,我曾经在楼体外侧上见过家乐福超市的牌匾。 白底蓝字,边缘的霓虹灯已经老旧发黑,看起来毫不起眼。 这实在让人唏嘘。当年它在国内刚出现时称得上是初代潮牌,地位和名气比现在的山姆、宜家还要夸张几倍。 甚至有时候判断一个城市够不够发达,都得先看看这里有没有家乐福。 如今我们熟悉的这种集食品、生鲜、衣服、电器等产品于一身的大卖场模式,最开始是被外国公司带进来的,之后国内企业才纷纷赶上。
而家乐福又是其中最早的,堪称国内超市界的“祖师爷”。 大陆第一个家乐福超市1995年开在北京,在当时看来选址并不好——停车位少、交通拥挤,附近还有其他商场跟它竞争。
北京第一家家乐福超市。
但一开业就吸引了无数顾客。 后来有人回忆:“人们在付款时是那么大方、从容而自信。好像东西不要钱,全然没有挨宰的感觉。” 当时常见的零售形式,是一个个单独柜台的百货商场。 而超市里不仅种类更加齐全,且购物区都是敞开的。 CD能试听、蛋糕能试吃,蔬菜水果可以自己挑选,不必随时看售货员的脸色。 哪怕没钱买,也可以逛逛、尝尝。 如今大家在山姆“假装中产”,当年则是在家乐福、沃尔玛里假装生活。
三口之家周末会腾出专门的下午,去采购一周的食物和日用品;年轻人在货架前溜达几个小时,然后提着几包零食去门口小吃街解馋。
2007年播出的《奋斗》里,陆涛被有钱亲爸甩了一张几百万的银行卡,第一件事就是跑去超市狂买进口红酒。 拎着满满的购物篮,在收银台甩给员工一沓人民币,然后头也不回地走掉。
这两年有关“大型超市没落原因”的讨论中经常提到,它们通常位于繁华的商业区,导致租金成本居高不下。 但尴尬的是,这些商圈最初之所以形成,可能恰恰是因为有一家超市。 家乐福们的形态基本分为两种:一是像宜家那样有独立的楼,里面大部分空间是超市,再搭配一些卖衣服、鞋子、玩具的小店和餐厅。 另一种是开在负一层,上面是商场。 同样面积的店铺如果开在超市旁边,租金都要高出不少,因为“不愁没人来”。
所谓“浪费了好地段”的大型超市,最初反而是吸引人流的最恐怖力量。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北京的家乐福中关村广场店。 这家店当时的占地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。除了超市外,里面还有各类品牌服装店、餐饮店、宠物商店等,每天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消费者。 而在此之前,中关村主要以电脑城为主,并没有什么可以供人闲逛、吃饭的商区。
不过这些都已经是过去的辉煌了。 曾在各个城市撑起无数商区的家乐福们,如今已经成了这些商区的“人流洼地”。
郑州家乐福花园路店停业之前,曾有当地媒体前去探访。
位于同一个商场的负一层地下业态,家乐福与旁边的郑州1948主题街区相通,客流情况却时常“泾渭分明”。 这边是主题街区的小吃摊位上人头攒动,顾客相对而行时甚至错不开身体; 那边是偌大的家乐福卖场,里面空空荡荡,宛如两个世界。 03 “逛超市”撑不起 当代人的仪式感 这几年来,曾经恨不得全天泡在网上的年轻人,似乎正在重新对现实生活中的热闹感兴趣。 他们赞美东北早市的烟火气,对郊野生活和农村大集跃跃欲试。 但在所谓“回归现实”的潮流中,新一波人气和注意力红利似乎依然不属于家乐福。 不够洋气,又不够土——早已被彻底祛魅的超市大卖场们正处在最最尴尬的地位。 正如刚毕业的年轻人爱逛宜家,是在琳琅满目的陈设间想象一种温馨、稳定的生活; 但经历过一次装修后,保管你再去时只想以最快的速度拿到想买的东西,然后从快速通道离开。 无论是逛超市还是逛商店,本质都是对某种幻想的沉浸式体验。 而当那个主体自带的“造梦”标签散去,落在它身上的眼光也就变成了冷冰冰的审视。
如今满足普通人对于“逛”的需求的,是山姆这样挂着中产标签的会员制超市; 在高高的货架和巨型食物前面拍照打卡,是彰显自己生活品味的方式。
山姆超市的麻薯货架,图源时代周报。 真要买东西的时候有网购,也有社区附近的中型超市。 不必专门腾出空闲时间,也无需推着轮子不顺滑的购物车走到脚痛,通勤路上多绕一个路口,就能买到需要的东西。 事实上,这几年大部分传统的大型超市都在尝试转型。 家乐福之所以看起来格外“没落”,正因为它是其中比较失败的一个。
沃尔玛几年前也曾经历关店潮,如今靠山姆转型到了新的赛道。 永辉、华联等虽然大型超市的人流量不如之前,但也能依仗新开的中小型超市分担压力。 而家乐福在2015年才开始尝试线上服务,却因为入局晚、门店面积又大,从供应到运输的模式都无法匹配。 送货速度慢不说,一度还需要用户购物满129元才能包邮。 后来试水会员店,但没有形成稳定成规模的供应链,价格和商品种类都不占优势。 在上海开第一家会员店的时候,因为其竞争对手要求供应商“二选一”,甚至在开业当天就遭遇了供应商“携货出逃”的尴尬场面。
无论如何,传统大型超市的没落如今已成定局。
随着更多电商平台和精品超市的下沉,就连小城市也开始抛弃它们。 前阵子我回五线城市老家,发现就连我妈都已经不爱逛家乐福了,嫌弃“无聊又浪费时间”。 家附近就有个本地人开的中型仓储超市——离得近,有十几块一袋的进口零食,水果蔬菜卖的也不算贵。
唯一还能让她走进传统大超市的,也就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。 拿着单位发的、朋友送的购物卡,搬回一大堆沐浴露、卫生纸、矿泉水。不为什么置办年货的仪式感,只为尽量划算地把卡花完。 然后一边拎着满满几个塑料袋,一边抱怨: “这超市现在可越来越难逛了,希望单位明年能改发现金吧。”
|